志愿者

唐北辰:我改变今天,你们改变世界
作者:桂馨基金会 唐北辰 发布日期:2019-01-01

2、我改变今天,你们改变世界(唐北辰)_副本.jpg

         45天、14场悦读周、14所乡村小学、14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


       1个人、1个背包、1个箱子;


       火车、汽车、摩托车、步行;


       上坡,下坡,左转,右转;


       整理床铺,收拾行囊,重新启程。


       以上这些元素,构成了我的7月和8月,通俗地讲:不是在项目小学走访,就是在去走访的路上。


       时隔两年,我第三次踏上悦读周之旅,只不过这次,除了时间更长外,我的身份也不再是一名桂馨志愿者,而是一名桂馨基金会的全职工作人员——对我个人而言,身份上转变固然意义重大,但除此之外,我相信有些东西却是始终不会变的,这也是一切的缘起——如同土中的一粒籽,虽未曾见过它的花,但你怎能轻言它的根呢?



       三年前,我一身白衣,意气风发。怀揣着对公益、乡村、教育公平与正义最单纯的憧憬和向往,第一次选择了踏上前往江西的悦读周之旅——那便是我与桂馨的初识,也是我与乡村结缘的开始。


       和许多志愿者一样,哪怕时隔数年,那个夏天的场景却仍然清晰无比:七岁时还没有户口的姐姐,站在家门口望着不懂事的弟弟蹦蹦跳跳地放学回家,她的目光空洞无神;父母不知所踪的小姑娘坐在门槛上抚摸着黄狗的头,为了帮助年迈的爷爷奶奶务农,她放弃了参加悦读周的机会;来回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半米宽的小径,一侧峭壁一侧悬崖,村子的轮廓于群山间愈来愈小,我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汗,抬头望见孩子们的背影在前方跑得飞快......


       正是那时的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对中国中西部乡村最深刻直观的印象——除了孩子们的单纯质朴与他们的笑靥如花,还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在钢筋水泥所筑构起来的世界里触碰不到的——虽然孩子们的眼中能让人看到闪烁的希望,但这眼神背后,却是满满的现实。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我那时看到的,也是如今的大学生志愿者同样能看到的;我那时感受到的,也是他们如今同样能感受得到的——希望、无奈、哭泣、愤怒。


       甚至是,自责。


       我也曾见过真正的家徒四壁和农村教育的“荒诞”不经,也曾有过类似于此的困惑甚至自责,我很理解大学生志愿者们心里会出现的这种的感受,以至于当时我在给家里打电话时,竟有些愤怒地自言自语道“现在的中国竟然还有读不起书的学生!”。情绪生成、宣泄之后,志愿者的心里免不了产生了一个很常见的疑问:“我们来这儿支教的十几天里,到底能够改变什么?”


       这也是我曾经面对的问题,或者,与其说这是一个问题,不如说这是一种思考——别人无法直接给你答案,因为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亲身经历与感同身受——与所有开放式的问题一样,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有自己在亲自寻找过后的“答案”才最为真实。并且,这样的思考,非常有其必要。


       因为桂馨书屋项目的项目目标,决定了它虽然扎根乡村,但确实无法太多地关注到校园之外的一些现状。我们虽然是在做乡村小学的儿童阅读推广,但阅读毕竟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而我们的项目学校数量相对整个中国的乡村小学来说,又更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能够的关注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每个人,每个公益机构能够关注到的领域也是有限的,所以,谈到改变,我们不可能为乡村做到雨露均沾。


       但总得有人去做吧,我们总得去做吧,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领域。


       悦读周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不过首先,我们得讨论一下开展悦读周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志愿者会想,是去给孩子们搭建起桂馨书屋;是给当地的孩子和老师们打开一扇窗;是通过精心准备的活动给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带去那么哪怕一丁点儿的影响;是希望通过陪伴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如果这些目标达到了,那么就这个活动本身而言是成功的。


       换句话说:我们能改变的,只有今天。但这样够吗?


       农村教育是绝不能脱离农村而独立存在的,我们的所看所听,都是乡村的一部分——乡村教育的落后是不能和它所处的大环境割裂开来的。悦读周虽然身处这个公益项目的一环,但大学生志愿者们能够去看,去听的绝不仅局限于悦读周本身,他们尽可以跳出悦读周,跳到桂馨书屋之外的中国乡村,选择去用眼睛去看见,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思考。无论他们在当时的感受如何,对他们自身未来的成长来说都是一次触动与促进。


       正因为这样的经历与思考,他们会比那些未踏足过中国乡村的群体更有几率关注甚至参与到这样的事业中来,因为他们感同身受过;他们也更有几率诞生出时常被我们所诟病的欠缺的公民意识,并将之延续给他们的子孙,因为他们独立思考过——以至于,他们总是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对这个社会乃至国家进行反馈,最终,他们会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我想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全民公益”吧。


       那么,在我们的大学生志愿者身上发生的改变,难道不是改变吗?他们为未来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这难道不是改变吗?这样的改变并不立竿见影,但它是潜移默化的,是终生的——如同一粒土中的籽,虽未曾见过它的花,但你怎能轻言它的根呢?


       人的改变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多努力,才能看到多大的成长。我们给乡村孩子们带去的改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我想我们没有必要悲观,更没有必要自责——如果我们能改变的只有今天,那今天的孩子们能够改变的,则是整个世界!


       “没有什么事是一尘不染的,我们每天都在吸进灰尘,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做的好一点儿啊”。所谓志愿者的初心,不正是如此么?我想,足矣。


       四处走访的这30天里,对于我们的大学生志愿者而言,说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并不为过。如果时间允许,我也想跟任何一支团队一起多待上那么几天。因为我经历过,所以我才会融入并享受每个团队里的那种氛围,但毕竟,志愿者和孩子们才是这个夏天真正的主角,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匆匆经过朋友——能够和这些新志愿者们相遇相识是因为我们怀有共同的心愿,而分别是因为总会有下一群怀有共同心愿的人在等着我——至少我始终这样想。我们不过是为了共同去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单凭这点,一次次挥手告别、一次次的收拾行囊和一次次的启程便是值得的。


       “你一个人在外这么辛苦,出差这么久不会觉得孤独吗?”不止一次有志愿者问起我类似的问题。我说:“辛苦是实话,但我也曾是你们的一员,能够遇见你们,为什么会觉得孤独?”我只不过是背对山河一步步走向他们,留下我该留下的东西,转身离开,面前依旧是山河。


       每到一所小学,每到一支团队,每参加一场悦读周,除了督促并协助志愿者们完成桂馨书屋的搭建工作外,我也会在某晚例会之余,从一个桂馨工作人员的角度,以一个老志愿者的身份,去给他们讲述桂馨的故事,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我当然不敢保证我的每句话都会有用,但这些话我还是得说——因为我能够尽力去改变的,也只有今天了。如果我的某句话能无意间成为他们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契机,那我为何不去一试试呢?也许这样的“可能性”听来略有些“玄幻”,但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你怎能不拥抱一些理想主义色彩呢?


       我时常能在志愿者们的身上看到三年前自己的影子——好奇、热血、充满爱心、偶有抱怨却精力旺盛、总在思考却极易感性,这使得我与志愿者之间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对话,在我看来颇具仪式感——有一点是肯定的,得益于和桂馨的初识,才有了你我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成长。


       我会怀念那些身穿白色T恤的日子,不过有些事不是只有穿着那身衣服才能做的,正如我现在所做的一样。


       我必须感谢所有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你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你们本以为自己只是匆匆走过,却不曾想,夏了整个夏天。也正是你们不断地提醒我此刻所做工作的意义。


       同样感谢桂馨,让我有幸从一名志愿者成为她的一员,让我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去再次体验相同的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来这儿支教的十几天里,到底能够改变什么?曾经,我这样问自己。


       我改变今天,你们改变世界。我这样告诉孩子们。


       我们来这儿支教的十几天里,到底能够改变什么?如今,志愿者们这样问我。


       我改变今天,你们改变世界。


       我依旧这样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