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News
酆伟:范斌赫的最后一次中国之旅
作者:桂馨基金会 酆伟 发布日期:2019-12-30

1578465485474691.jpg

图为范斌赫先生与河南乡村学校老师在一起


范斌赫是德国人,本名叫Gerhard Faisst,今年73岁了。他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76年。他说,那个时候的北京街头看不到汽车,更多的是自行车。后来,范先生又多次来中国,北京、浙江、上海、内蒙古、山西、陕西、重庆、湖北、广西、香港等,去过不少地方。

十二年前,范先生刚退休。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他,在家乡斯图加特和当地的华人成立了一家公益组织,关注和支持内蒙古一所草原上的小学。范先生自己捐了一些钱,还发动身边的朋友捐赠。在这个过程中,范先生结识了现任桂馨基金会秘书长的樊英女士。再后来,范先生通过桂馨基金会,持续捐赠和支持中国乡村学校的教育。每次来中国,他的行程大致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旅行观光,他习惯于自己安排行程,深度游,从不跟团;另一部分是参访乡村学校。

在计划这次中国行程时,范先生说,这次将是他最后一次中国之旅。

从斯图加特出发,经过奥地利、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蒙古,范先生此行完全是坐火车到的北京。之后,又从北京乘高铁往返香港(四十多年前他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在汝阳县杜康小学,有小朋友问他是怎么来的中国,范先生说这是他儿时的梦想,乘坐火车穿越西伯利亚到中国。

范先生认为,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和了解,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参访中国的乡村学校。他觉得大部分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很片面和肤浅的。每次从中国回去,他会在自己的圈子里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这次,他为汝阳县玉马小学和三屯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和老师分别准备了一堂介绍德国文化和生活的分享课。在这堂课中,范先生和两所学校的师生们分享了德国人和社会的一些特点,比如:规则意识,守时,按计划,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审美等。范先生准备这堂课的内容,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他收集了一千多张图片,查阅和下载相关视频,准备了PPT。其中,有一段视频是德国一所乡村学校两位学生录制的一天的学习生活,范先生觉得很生动和直观,值得和中国的乡村师生分享。为此,他从网上找到这所学校信息,并同学校负责人沟通,获得使用视频的许可。

有次,范先生开玩笑说,如果你能在中国开车,那么你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开车。他觉得,普遍的法规和制度,结合每个人内在的自律和规则意识,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稳定性和降低不确定性(Univers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mbined with strong internal discipline give stability to life and reduce uncertainty)。

在汝阳县玉马小学,范先生饶有兴致的走进桂馨乡村悦读空间,随手拿起书架上的图书翻阅。在杜康小学,他认真了解学校桂馨书屋运作和校园阅读推广方面的实践。三屯镇中心小学的一位女老师说:今年暑假,第一次出门去南京参加桂馨组织的阅读教师培训。开阔视野,收获很大。孩子们从小开始阅读,给予教师成长以支持,范先生觉得很有意义。中国乡村教育的很多现状,一定程度上他是能理解的。

二战刚结束七年,范先生进入一所乡村小学的一年级。每天,他的父亲早上六点骑自行车去梅赛德斯奔驰工厂上班,晚上和周末还会在家里干农活;母亲经常是早晨四点起床开始干农活,然后给家里人准备一日三餐、养猪养鸡。下午放学回家,范先生会和哥哥一起帮着捆麦草等。父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没有时间和兴趣顾及他们两兄弟的学习。那时的学校条件和水平很差,许多的教师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也没有经验,他只记得一两位老师有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那段时间,阅读图书成为他学习生活重要的部分。

今天,范先生就结束这最后一次的中国之旅回到德国。此行近一个月时间,前半段是实现儿时梦想的横跨欧亚大陆的Tsar Gold 西伯利亚专列旅行。范先生觉得,后半段的中国行程,才是最核心的部分。回去之后他会用文字记录这次的行程,和朋友们分享。

范先生说,他会想念中国和中国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