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桂馨·南师乡村教师论坛在广州举行
作者:桂馨基金会 发布日期:2017-10-22

   

首届“桂馨·南师乡村教师”论坛10月21日下午在广东科学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第三届“桂馨·南师乡村教师”项目(简称“南师项目”)获选及入围教师在本届论坛上正式揭晓,其中15位优秀乡村教师荣获第三届南师项目,6位乡村教师入围。


本届论坛由桂馨基金会和南怀瑾文教基金会主办,博锐英联、颗粒公益、一公斤盒子协办,棕榈股份提供特别支持。论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获选及入围乡村教师、NGO同行、媒体代表以及基金会理事、捐赠人、合作伙伴和志愿者等150余人参与。

                   

南师项目(原“南师奖”)是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生前捐资发起,2012年10月由桂馨基金会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设立。南师项目关注乡村教师群体,以弘扬师德精神和倡导有价值的教育为目标。该项目致力于寻找在乡镇及以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持续执教时间10年以上同时热爱教师职业和教育事业的优秀乡村教师,同时申请教师需具备三条核心条件至少一条: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实践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乡土的教育创新实践。


15位荣获第三届南师项目的老师分别是:

乡村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云南省腾冲市户弄完小张国能;

事事学生为先的校长——陕西省周至县永丰小学李芳芳;

简单的乡村摆渡人——湖南省衡南县蒸市初级中学夏海鸥;

怀揣童画融合梦的先生——江苏省泰州市白米中心小学潘兆良;

用阅读温暖留守儿童——甘肃省宕昌县希望小学高瑞兰; 

乡土文化的教育行者——湖南省古丈县红石林镇中心完小向圣云; 

侗族文化传承人——贵州省榕江县车民小学杨昌文;

传承民族文化的苦行僧——四川省理县甘堡乡小学侯崇贵;

圣洁土地的守护者——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中心学校供郞;

带领孩子阅读家乡这本大书——甘肃省武威市四坝镇九年制学校张宝; 

乡土结合的教育资源整合者——河南省商丘市王二保小学李志磊;

科学创新地行走在乡间——四川省绵竹市齐福学校殷坤跃;

为科学教育留下痕迹——湖北省枣阳市南城中心小学杜高记;

歌与诗交汇的文化交响——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卜庆振;

在生活地理中体验式教学——上海市崇明县前哨学校范含信。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理事长南国熙先生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党委书记黄山先生为获选教师颁奖


桂馨基金会理事齐家珊先生和恒南书院执行院长孙海瑜先生为获选教师颁奖   


  

桂馨基金会理事长石平先生和理事刘冰先生为获选教师颁奖


 6位入围第三届南师项目的老师分别是:

嘉绒藏族文化的传承者——四川省小金县营盘小学杨刚才;

用心开发校园艺术文化——内蒙古林西县统部寄宿制小学沈祥军;

为村小孩子保驾护航——广东省阳山县香港幸福小学冯路养;

一起推开阅读那扇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镇第一小学孙水仙;

将刺绣文化带进课堂——甘肃省肃南县大泉沟小学尚晓军;

执着的德育教育者——浙江省缙云县长坑小学刘勇武。


桂馨基金会监事胡波先生为入围教师颁奖


 

颁奖期间,获选教师代表夏海鸥、李志磊、杨昌文受邀分享乡村教育实践。


南师项目每两年一届,每届评选不超过15名教师;每位获选教师除一次性奖励奖金人民币2万元和项目奖章、证书外,还将参与为期七天的乡村教师视野之旅(游历、交流和学习等),以及有机会申请南师项目公益种子计划。


论坛上,桂馨基金会发起人、荣誉理事康典先生首先致辞。致辞中,康典先生说,中国乡村教师实际上在中国社会发展当中承担着一种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中国乡村教育的脊梁,实际上要想实现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没有乡村教师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他表示,对于桂馨基金会来说,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集中我们所能调动的资源尽可能地给乡村教育提供支持,给乡村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给乡村的老师提供更多的支持、更多的保证,用这种方式对农村的教育事业表达我们的一些心意,表达我们的敬意。


桂馨基金会秘书长樊英女士分享了南师项目缘起及执行历程。每届南师项目从最初的提交申请到资料初审、机构初评,再到工作人员实地走访、网络展示、专家评审,再到颁奖典礼,后续还有公益种子计划支持等内容,南师项目有一整套的专业工作流程。她说,在中国乡村有6500万留守儿童,在这些留守儿童身边的老师,他们既是传道授业的师者,也是体贴关怀的父母,也是这些孩子行为引导的兄长,更是这些儿童社会化进程的深度陪伴者,在这些地方教师的品质决定着教育的品质,所以请大家和我们一起关注乡村老师,支持优秀的乡村老师做持续有效的好教育。


连续两年持续参与桂馨乡村教师公益纪录片拍摄的颗粒公益影像中心资深导演陈奕腾先生受邀做主题分享《漠土园丁——走进乡村教师》。分享中,他解读了自己看到和理解的乡村教师。他说,教师他们在自己所属的领地里面,他们真的是可以获得更多更多的快乐;他们是除了立志,除了社会对他们的同情之外,他们有更大的价值在于他们创造了一些东西,他们享受了在教育领域当中的一个教书育人当中的收获,从而他们不仅是因为教出了学生有成果,更多的是因为做一个教师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快乐。

整场论坛分为坚持、传承、创新三个篇章,每个篇章包括微视频播放、跨界嘉宾主题演讲和颁奖三项主要内容。


在“坚持”篇章,《东方美术报》总编辑武少宁先生作了《回不去了》的主题分享。他说,这个社会欲望之门越开越大,甚至说我们的欲望之门关不住之后曾经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些艺术家就被市场所同化,他们回不去了。他现场表态,如果有可能,我可以动用我们所有的艺术的资源,为今后的南师论坛或南师项目做一些贡献。


在“传承”篇章,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理事、中国和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牟容瑢女士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到,无论我是一个都市的小白领,还是在座的领导和专家,还是亲爱的乡村教师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和位,在不同的时间处于不同的位置,没有没有用的人,只有不对的时间、不对位置的人,相反,如果我们把握好自己的时间,站在自己应当站在的位置上,每个人都是闪闪发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比美好的。


 

在“创新”篇章,Lifepower生命动力CEO兼首席培训师臧道祥先生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故事分享了对创新的理解。他说,我很享受工作和生活中的这些时刻,因为我觉得生命很短暂,如果今天跟我们的学生、跟我们的孩子在玩耍当中得到成长,和播下一些善良的种子,这一切都很值得。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受邀在本届论坛上做主旨发言。他在发言中讲到,我们看到最近这几年对教师的评价发生了一些转变,包括我们桂馨基金会的项目,它奖励的也是长期坚守乡村学校,影响和改变学生和当地教育状况的教师,倡导教育回归健全人格的培养,鼓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结合乡土的教育创新,这里面就有几个价值,一个是长期坚守乡村,一个是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第三个是注重文化传统的传承,第四个是重视创新。

之后,杨东平先生分享了自己对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理解。他认为,中国的农村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跟城市比拼,有人说这是一场注定不可能取胜的龟兔赛跑,关键在于城市学校用这种方式来教育也是错的,为生活而教不仅仅是对乡村重要,对城市同样重要,但是农村成为一个比较容易突破的突破口。所有这些方面都提示我们农村教育大有可为,我们的乡村教师是面向未来教育变革当中的骨干力量。


第二届南师项目获选教师朱利峰在论坛上为乡村教师和嘉宾们分享了自己在学校的实践历程——我们是如何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他分享到,相比起城市,乡村教育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田野、河流、村庄,每一样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油菜花开的时候我们组织孩子们一起到田野里画油菜花,观察和记录生命周期,做自然笔记;在春天桃花开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以桃花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运动场上,孩子们像跳跃的精灵,但是学校场地有限,我们就一起做球门,从球门的颜色选择到结构稳定性,再到材料的选取,在这些课堂活动中孩子们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这些孩子小小的身体上蕴含着巨大能量。


此外,在本届论坛上,桂馨基金会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遵民先生、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校长郑铁军先生、一公斤盒子CEO陈丹女士、中国青年报记者部主任李新玲女士和主持人杨志梅女士就“什么是好的教育”话题进行了互动,四位嘉宾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历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对未来教育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届论坛最后一项议程,由桂馨基金会理事长石平先生上台致辞并宣布第四届桂馨·南师乡村教师项目正式启动。致辞中他说到,今天我们讲师道,我们讲坚持、传承、创新,其实我们在发扬乡村教师这些品德的同时,这些品德也激励着桂馨,因为我们也要坚持,我们要把乡村教师项目一直做下去;我们会传承,吸取以往三届好的经验;我们也会创新,相信下一届的乡村教师论坛可能会有更多新的内容。


本届论坛活动结束后,10月22日-27日,包括本届南师项目获选及入围老师在内的25名乡村老师将在广州参加为期6天的桂馨乡村教师视野之旅活动。6天时间里,老师们将在桂馨基金会组织下去到广州地铁博物馆、华南植物园、黄埔军校、广东省博物馆、陈家祠、广东科学馆、一公斤盒子等地学习、交流,并参访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和听课试讲,同时游览广州历史和现代人文景观等活动。

1554012476332111.jpg

在此,桂馨基金会再次感谢为本届论坛和第三届南师项目顺利实施给予支持的各位捐赠人、合作伙伴、志愿者们,感谢大家对桂馨公益的持续参与和支持。桂馨公益,期待与大家继续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