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News
孙江波:对“自组织”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湖南省株洲市文化路小学 孙江波 发布日期:2021-04-05

1636103192945209.png

3月19日-20日,我在北京参加了由桂馨基金会组织的为期两天的“桂馨教师自组织骨干教师赋能培训”,GBMC中国首席顾问宗思语女士给我们带来的关于“组织与项目”的培训对我影响颇大。机缘巧合,近期我正在做一个与“组织”相关的课题,更准确地说是在研究他组织、自组织形式的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共同体”,而宗思语女士在培训中对“组织”“自组织”“项目”的理论建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对目前桂馨科学教育工作室的建设给出了诊断,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建议,这些引发了我对“自组织”更深入的一些思考。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这也是我进行课题论证时对二种“组织”的认识。

自组织是在非平衡(Non-equilibrium)过程的物理学和化学反应中被发现的,发生在物理、化学、生物、机器人和认知系统等许多领域。自组织的例子包括结晶、流体的热对流、化学振荡、动物种群、神经回路等。而后人们又发现,自组织现象不仅在自然界存在,在人类社会中也普遍存在。自组织在社会科学中也被称为自发秩序,是指一种起源于初始无序系统的部分元素之间的局部相互作用所产生出某种形式的整体秩序的过程。协同学创始人哈肯(1988)给出了自组织的经典定义:“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干扰,则系统是自组织的。”他用了一个实例来解释:“比如说有一群工人,如果没有外部命令,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协同工作,各尽职责来生产产品,我们把这种过程称为自组织。”这样的自组织正是我现在所思考的社会性的自组织。

结合宗思语女士在培训中的指导,我对自组织又进行了一些文献学习,以加深理解。在我看来,之所以能够形成自组织,核心在于组织的愿景、使命和目标。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的实现,自主肩负着实现目标的使命,一起努力,团结协作,既发挥个体最强健的作用,也为团队承担好最适合的角色,如此,愿景越来越近,组织的力量越来越强,成功成为必然,自组织的生命力也将越来越强。

我在近期进行的“新时代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共同体研究”课题方案撰写中,提出了我所在的桂馨·株洲科学教育工作室、株洲科学教师群、荷塘区科学松鼠社正是这种类型的自组织,而这几个自组织经过短则三五年、长达十余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获得了许多成功,在株洲当地乃至湖南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了。组织成员也迅速成长,成果丰硕,一批省市级名师、特级教师脱颖而出,并且形成了良性循环,有意愿申请加入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我认为,这几个自组织能够走到今天这样一个高度,与组织中每个人的教育情怀和努力方向密切相关。大家都奔着做一个优秀科学教师、为当地科学教育发展担当、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尽力这一方向而努力。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组织的愿景、使命和目标,让组织中每一个人明了、认同并形成坚定的信念,从而获得组织更强的生命力。

同时,对自组织的组建我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除了组建以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名师为主体的自组织,还要以这些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为主导力量,通过他们,并在他们所在的学校、县区再组建更基层的自组织,用专业引领、人格吸引、提升促进等策略,在更多的学校、区县组建更多的自组织,在整个区域构建起“自组织”网络,大家朝着共同的愿景、使命和目标而努力,从而真正形成从上而下灌溉、从下而上积累的良好势态,让更多的老师热爱科学,潜心科学,让更多的老师在“自组织”参与中获得成长,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我相信,这条路是对的。